歐盟碳價在過去一周高歌猛進,一度突破每噸75歐元。
11月22日開盤,歐盟碳排放配額(EUA)12月期貨主力合約報70.18歐元/噸,創下自2005年以來的新高,較年初翻了一番。
即將組建的德國三黨聯合政府表示將對本國碳價格設置“地板價”(不允許碳價跌至每噸60歐元以下)之后,11月24日歐盟碳排放配額創下每噸73.18歐元的新高。11月25日創下新紀錄,達每噸75.04歐元。
歐洲碳期貨價格自2010年以來的大部分時間里都低于每噸10歐元,而現在每噸突破了70歐元大關。是什么驅動歐盟碳價飆升?歐盟碳市場是否正在形成價格泡沫,從而推動能源價格持續上漲?
對“地板價”反應過度
一些市場參與者把每噸75歐元以上的高碳價歸咎于德國發表聲明后的看漲情緒。
11月24日,即將組建的德國聯合政府宣布,將德國退煤時間從之前的2038年提前到2030年,并表示如果未來幾年歐盟碳價低于60歐元/噸的水平且未能引入“地板價”機制,德國將考慮把60歐元/噸作為國家長期的碳“地板價”。
也就是說,低于“地板價”的部分將被轉化為額外的德國國內征收,即在歐盟排放交易系統中支付的價格之外,對該國排放者收取額外費用。這一“工具”可能會幫助德國比歐洲其他地區更快降低燃煤吸引力。
不過,有分析師表示,即使引入碳“地板價”,德國的新能源轉型計劃可能也不會對歐洲的碳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安迅思(ICIS)歐盟電力和碳市場分析師弗洛里安·羅森伯格(Florian Rothenberg)表示,這輪漲勢“有些過頭了”,和之前法國等國嘗試的結果類似,德國試圖設置“地板價”的努力可能也會失敗。
“我看不到歐盟采用碳‘地板價’的那天。很多國家會反對,特別是那些已經在抱怨能源價格太高的國家?!彼f。
碳“地板價”的支持者辯稱,這將提高企業投資低碳技術的信心,而那些反對者,如煤炭依存度較高的國家,則擔心這可能給行業帶來太大負擔。
也有分析師表示,雖然德國的燃煤發電廠是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TS)許可的“大買家”,但它們提前關閉可能不太影響歐盟的碳價。
ETS中已有一種機制,取消多余的配額發放,以防止供應過剩,這被稱為市場穩定儲備(market stability reserve,簡稱MSR)。德國也表示,將取消因燃煤發電廠逐步淘汰而產生的額外配額。
“總之,我們預計德國提前淘汰煤炭對碳價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MSR將保護ETS免受價格影響?!币晃宦锋谔兀≧efinitiv)分析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ETS迫使制造企業、能源公司、航空公司等為自己排放的每噸二氧化碳付費,這是歐盟“Fit for 55”的核心。2021年7月14日,歐盟委員會通過了“Fit for 55”應對氣候變化一攬子計劃,涉及能源、交通、建筑、農業和稅收等領域,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凈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
雖然德國的措施旨在通過確保碳價的“地板價”來保持對污染行業的壓力,但市場反應可能過度了。
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分析師表示,從長遠看,德國的措施可能對碳價影響不大。目前EUA的交易價格已經遠高于每噸60歐元,隨著歐盟更快推動減排,預計這一數字將在未來十年里繼續上升。到2030年,歐盟碳排放配額(EUA)價格將升至100歐元以上,遠高于德國的“地板價”。
路孚特首席電力與碳分析師秦炎對eo說,一是德國的“地板價”還要通過議會投票,二是德國自己定的“地板價”不代表歐盟就會認同。
“這更像是碳市場的投資者認為碳價大概率會漲,找個理由買起來?!鼻匮渍f,12月拍賣暫停兩周,基本面看漲,這也符合每年年底碳價都會上漲的規律。
“后COP時代的些許欣喜”
秦炎分析,歐盟碳價近日連連上漲,還有一個原因是此前收官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為碳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投資者對于歐盟碳配額這樣流動性較高的氣候資產更有信心。
11月15日,也就是COP26結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歐盟碳價就創下每噸66歐元的歷史新高。
交易員和分析人士表示,COP26的談判結果雖然沒有一些人希望的那么強勁,但仍明確了一條軌跡,即各國政府需要看到碳成本上升,將煤炭等污染嚴重的燃料“推離電網”,同時鼓勵行業投資更清潔的技術。
對沖基金安德蘭德資本(Andurand Capital)的馬克·劉易斯(Mark Lewis)表示,“一個明確的信號是,如果我們要看到碳排放下降,政策制定者就需要認真對待碳定價問題”,因此出現了一種“后COP時代的些許欣喜”。
Lewis說,碳市場在COP26過程中得到了強化,政策制定者清楚地認識到,大氣中留給碳的有限空間是所有資源中最稀缺的。
歐盟碳市場是政治構建的,立法者或將逐步收緊碳排放額度的供應,以提振價格。在過去的18個月里,投資者蜂擁進入碳市場。他們認為,疫情爆發后的刺激計劃和脫碳投資意味著碳價格上漲。
碳捕獲和存儲、電解綠氫和其他綠色倡議項目都將受益于更高的碳價格。短期內,碳價還可以提振天然氣需求,因為煤炭在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是天然氣的兩倍。
一些分析師則對COP26對歐盟的影響更為謹慎,咨詢公司Energy Aspects認為,歐盟收緊碳減排目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Energy Aspects表示:“歐盟認為自己已經有了最激進的減排目標,并將向其他國家施壓,要求他們更接近自己的目標?!?/p>
另一方面,歐洲天然氣價格高漲也助推了此輪碳價上漲。
11月22日,荷蘭天然氣期貨交易所TTF12月期貨收盤報28.07美元/百萬英熱,較年初上漲近4倍;英國倫敦洲際交易所NBP期貨合約價格報28.7美元/百萬英熱,較年初上漲約3倍。
歐洲的低天然氣儲量、全球對液化天然氣的強勁需求以及近幾個月俄羅斯通過烏克蘭的天然氣輸送減少已將天然氣價格推至歷史新高。
而高昂的天然氣價格反過來又導致碳價上漲。歐盟10月13日發布應對能源漲價的工具箱指出,高昂的氣價導致發電用煤的增加,從而導致市場主體對排放限額的更高需求。這種天然氣與碳的“麻花”效應還在持續。
正在形成價格泡沫?
面對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西班牙和波蘭呼吁對全球最大的碳市場ETS實施交易限制。
西班牙政府在發給歐盟委員會的一份“非正式文件”中表示:“(ETS的)價格上漲與市場上非實體(non-incumbent)的數量增加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尤其是在2020年7月之后?!?/p>
西班牙呼吁采取措施限制歐盟碳市場的交易,稱投機行為推高了電價?!癊TS交易不應該對所有代理人開放,尤其是對擁有市場力的投機者而言?!?/p>
西班牙認為,歐盟碳市場應該成為行業脫碳的信號,而不是投機者輕松賺錢的工具。“如果是金融投機而不是真實因素推動碳價過快上漲,就會威脅到向清潔能源驅動的行業平穩過渡?!?/p>
將矛頭指向投機者的并非只有西班牙。波蘭也發出了幾乎相同的信號,稱ETS價格飆升“是由投機而非市場基本面驅動的”。
“自2020年夏季以來,我們目睹了歐盟碳價上漲,并且引發了對潛在市場泡沫的擔憂?!辈ㄌm在其10月份的一份“非正式文件”中表示。
對于波蘭來說,這個問題不僅關乎綠色轉型,還與保護人們免受能源貧困有關。在人均GDP低于歐盟平均水平的國家,緩解能源價格上漲對小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在政治優先事項中排在首位。
也有市場分析師表示,目前投機頭寸太小,沒有統計意義。
2021年9月中旬,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ESMA)的報告顯示,大多數頭寸(超過90%)由根據ETS負有合規義務的實體和銀行持有,這些實體在服務合規公司的對沖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金融實體參與市場增加了流動性,從而減輕了價格壓力。
秦炎認為,基金投資者大概持倉9%,80Mt左右,“80Mt確實不多,因為每天交易量平均30-40Mt,但是不能排除在一些流動性低的時段,有基金故意加大倉位,推高價位,逼迫其他參與者補倉,從而引發價格波動”。
ESMA在11月18日發布的報告中稱,沒有證據表明碳交易中存在反競爭行為。銀行和對沖基金對歐盟碳市場日益增長的興趣并不是濫用行為的證據?!巴顿Y基金和其他金融對手方持有的未平倉頭寸仍然相對較低?!?/span>
此外,不同類別的市場參與者——銀行、對沖基金或傳統參與者——持有的未平倉頭寸明細“自2018年以來似乎沒有顯著變化,大致符合市場的預期運作”。
秦炎說:“基金這些非控排企業的參與,加劇了碳價的波動,有高有低,但是碳價的平均價格還是由那90%的控排企業參與者決定的,最終會回歸減排成本?!?/span>
然而,有機構得出了與ESMA不同的結論,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的研究員 Michael Pahle博士對媒體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市場參與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在沒有足夠監管控制的情況下允許金融機構參與市場,是導致動蕩和嚴重市場混亂的一個原因?!?/p>
其他經濟學家也持類似觀點。研究人員Robert Jeszke和Sebastian Lizak表示,歐盟碳市場的波動“主要是由于投機實體的作用越來越大”,“可能有助于形成價格泡沫”。
為了防止市場不穩定,Jeszke 和Lizak 建議引入某種“安全閥”,可以在情況需要時觸發。
歐盟10月13日發布應對能源漲價的工具箱指出,ETS有內置的保障措施來應對價格過度波動的情況。雖然觸發這些措施的條件目前還不具備,但委員會將繼續監測碳價格的演變。
據了解,ESMA將對歐盟碳市場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于2022年初向歐盟提交最終報告。歐盟將根據ESMA的最終報告,評估歐盟碳市場是否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
Copyright 2021 西安中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2022000851號